香港湾仔港湾道18号中环广场2202室
电话:852-3578 8888
传真:852-3568 1198
电子邮件:info@cnic.com
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6号金嘉大厦A座10层 100033
电话:86-10-86621111
传真:86-10-86621001
电子邮件:info@cnic.com
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州湾科技城百泰产业园4号楼四层407室
电话:0898-38210166
电子邮件:info@cnic.com
本网站由国新国际(CNIC Corporation Limited)创设并所有。任何人士使用本网站前,请仔细阅读下列条款: 本网站的资料、信息及其他内容由国新国际提供,任何人进入本网站、阅读任何内容、从本网站下载任何材料或使用本网站提供的资料,即表示同意遵守本条款。本条款构成国新国际与您之间的协议。若不同意遵守该等条款,切勿使用本网站。国新国际保留未经通知随时更新下列条款的权利,这些更新也将同样约束到您。
本网站的资料、信息、版面设计、图案、声音、程序及其他内容的所有权、著作权及其他权利均由国新国际享有并予以保留,该等权利受香港《版权条例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及其他法律、法规、规范性法律文件及相关国际条约的保护,任何对上述权利的侵犯均有可能导致承担民事、行政或刑事责任。
对本网站的内容,国新国际已尽最大努力进行审核,但对于内容的正确性、及时性、有效性、稳定性、可用性、不侵犯他人权利等方面,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明示或默示的保证;不保证服务器的稳定性,不保证您在任何时候均可浏览、阅读、复制、使用本网站;不保证网站内容所包含的文字、图形、材料、链接、说明、陈述或其它事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,也不保证本网站的内容不存在打印、复制及其他输入方面的错误。国新国际有权随时更改本网站内容,无须另行通知。国新国际不保证在内容变化时及时更新,也不保证在更新时通知您。
在任何情况下,对于因使用本网站内容或无法进入本网站而导致的任何直接、间接、附带或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(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、信息数据丢失、财产毁坏等损失),本网站均不承担法律责任,无论是违约责任、侵权责任或其他责任。
本网站尊重用户的隐私,未经用户同意,本网站不搜集用户的资料。
4. 东南亚通胀水平总体可控,债务风险整体不高
东南亚目前通货膨胀率处历史偏低水平。如图13所示,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叶,全球整体上处于高通胀的历史阶段;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,由于当时东南亚国家过度依赖外债来刺激经济,危机爆发后其各国最终不得已借由债务货币化来应对时局,导致本币大幅贬值,产生通胀性萧条;以东盟五国(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菲律宾和越南)为统计对象,通胀率最高触及28.3%;1998年以后通胀率快速下降,但总体上仍高于发达经济体及世界平均水平,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爆发,东盟五国通胀率最高达9.2%,高于世界均值6.4%,其后通胀率再次进入下降通道,通货紧缩逐渐成为主要矛盾。2019年,东盟五国通胀率2.13%,连续4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略高于发达经济体。总体评判,通过不断汲取97年和08年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,近十几年来,东南亚的通胀率能够控制在较合理区间。
数据来源:Wind
东南亚国家目前的债务风险总体不高。投资海外新兴国别市场,需要谨防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,而其较大金融危机的发生,则一般与该国别的整体负债水平,尤其是外债水平息息相关。以“外债存量/GNI比重”和“短期外债/储备”作为衡量指标,前者反映了国别偿债能力,后者度量了流动性风险,其结果如下面两图所示。可以看到,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,东南亚的上述两项指标都处于历史偏高水准。截至2019年底,在具有统计数据的东南亚7个国家中,老挝、柬埔寨和越南的外债存量/GNI处于较高水平,尤其是老挝的该数值已经超过95%,但整体上仍显著低于1997年水平;另外,柬埔寨的短期外债占比较低,仅18.2%,而老挝的债务存量中54.8%是短期外债,偿付压力可能略大,其他东南亚国家短期外债占比均在35%以下。整体评判,东南亚国家目前债务风险整体可控,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概率较低。
注:国民总收入(GNI)是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和企业所获取收入的总和,它被用来每年测量和跟踪一个国家的财富。该值包括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(GDP)和海外收入。
5. 东南亚不同国家权益指数的历史表现差异显著
在非金融类行业中,东南亚通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最高。如图16所示,以2018.9-2021.4为统计时段,观察东盟不同行业下上市公司单体平均市值的比例分布,可以看到,总体上比例变化较为稳定,其中,能源行业平均市值有收窄趋势,金融行业则趋势上逐渐增加。截至2021.4,金融业上市公司平均市值占比36.1%,排名第一,通讯服务业占比14.0%,排名第二,日常消费品、房地产和材料行业分列3-5位,比例均在8%以上。
印度尼西亚、泰国和菲律宾三个国家的MSCI指数历史收益表现最佳。以2000.1-2021.5为统计时段,如下面两图所示,观察东盟内部不同国家MSCI指数(合计16个)平均回报率和夏普比率的历史表现,可以看到差异显著。以算术平均收益率为统计和比较口径,印尼、印尼成长和印尼价值分别名列1、4和5位,其中MSCI印尼的CAGR达到18.3%;泰国、泰国价值和泰国成长名列2、3和7位;菲律宾、菲律宾成长和价值分别名列6、8和12位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指数收益率表现则相对滞后,但是MSCI新加坡价值指数的夏普比率较高,名列第三,仅次于MSCI印尼和MSCI泰国。
数据来源:MSCI,Bloomberg
6. 从贸易角度看,东南亚对中国及发达国别市场的依赖度均非常高
中国是东南亚最大贸易伙伴。2019年东南亚的贸易总量在2.8万亿美元左右,与2018年相比基本持平,其中东南亚内部的贸易量占比在22%左右,从2010年的25%占比逐渐下滑,其余78%为东南亚与国际间贸易,该比例渐渐提升,其中中国是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,2019年占东南亚贸易总量的23.3%,且该比例持续上升,美国、欧盟、日本和韩国是东南亚第2-5名的贸易合作伙伴。
中国是东南亚最大出口国,美国第二。从东南亚出口角度,如图19所示,2019年其内部出口占总出口额的22.5%左右,排名全球所有区域第一位,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比18.6%,排名第二(若不算东南亚内部则排名第一),同比+0.5pct,对美国出口额占比16.8%,仅次于中国,同比+2.1pct,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,这主要是由于在去全球化进程中,美国寻求中国以外的商品替代所致。
中国是东南亚最大进口国,发达国家占比也较高。从东南亚进口角度,如图20所示,2019年其内部间进口占总进口额的20.5%左右,低于前述出口的对应占比,排名全球所有区域第二位,仅次于中国,对中国2019年的进口额占东南亚进口总额比例28.0%,同比+1.7pct,排名第一,可以看到,东南亚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非常高,对美国、欧盟、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额比例均在10%附近。
东南亚的进出口总体体现为顺差。其中,东南亚最大的逆差来源国是中国,韩国排名第二,其次是日本和俄罗斯,而东南亚最大的顺差来源,主要是美国、欧盟、印度和澳大利亚,其中对美国的净出口依赖逐渐增强,对澳大利亚的净出口依赖逐渐减弱。可以发现,东南亚产业链整体上位于中国和发达国别市场之间,即从中国进口中间品进行成品组装加工,然后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市场。
东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之一,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。从中国出口角度,2020年对东南亚出口总额3851亿美元,仅次于对欧盟出口3924亿美元,对美国出口4521亿美元,东南亚排名第三位,并且中国对东南亚出口份额占比逐渐增加,趋势明显,二者经贸往来愈加密切。从中国进口角度,2020年从东南亚进口3014亿美元,占比第一,且该比例亦有逐渐增加趋势,从欧盟进口2591亿美元,排名第二,日本1760亿美元、韩国1734亿美元、美国1350亿美元,分列3-5位。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贸易总额角度,如图21所示,越南占比快速增加,马来西亚、泰国、新加坡和印尼也是中国从东南亚进出口的重要来源地。从进出口净额角度来看,如图22所示,马来西亚是中国来自东南亚的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,对其他国别,总体上均体现为顺差,其中越南、新加坡和菲律宾排名前三。
电机设备及零部件行业贸易额在中国与东南亚进出口中均排名第一。从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商品的行业分布上看,如图23,电机设备及零部件占比29.6%,排名第一,核反应堆、锅炉、机械及零部件占比17.2%,排名第二,矿产燃料类占比5.7%,排名第三,塑料及制品4.1%,排名第四;从中国对东南亚进口商品的行业分布上看,如图24,电机设备及零部件占比26.7%,排名第一,矿产燃料类占比10.7%,排名第二,核反应堆、锅炉、机械及零部件占比7.2%,排名第三,塑料及制品6.4%,排名第四。可以发现,东南亚国家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电机设备和零部件中间件,经过其下游组装和集成,最后再反向出口至中国境内,可以寻求中国相关优势产业在东南亚当地落地的投资机会。